罗马啊罗马,说起来真是让人有点儿情绪复杂——一脚古老神话里,一脚又踩进现代游戏里,这下育碧把新一代《纪元》往公元117年的罗马推,这本事算不算“活着的考古”还挺难说。
你想啊,前几年《纪元1800》刚把欧洲工业革命刷了个遍,现在调头“穿越时空隧道”,纪元系列直接钻罗马帝国黄金年代去了。
这变脸的速度,堪比街口卖奶茶的更新菜单,说变就变。
不过有一说一,能把千年老罗马的“剧本”搬进现代电子游戏舞台,还真是不少人想象力没跟上的地方。
总觉得历史这种东西,不是课本上满是灰尘的章节,就是博物馆墙上的冷冰冰标签吧?
结果,人家育碧硬是能把它变成一张价值298元的购票入场券。
乍一听这价格,有点扎心——Steam国区,标准版298元,黄金版448元,买个游戏等于一顿人均火锅。
还不止呢,金版加送第一年季票(还带仨DLC)、首发专属装扮包,各种定制印记、船只外观、路边摊的装饰品啥的,噱头十足。
有人说,这年头主机游戏定价跟坐火箭似的,年年窜高。
可你要问老玩家,这个价格到底值不值,还真得等11月14日见招拆招,先别急着下结论。
说到这里,有点像小时候去庙会,看老艺人转花坛儿,光看皮鼓响不响,还不如踮脚瞄一眼他手底下到底藏了啥。
别说,育碧打的这张“罗马和平”的牌,还真挺诱人。
有玩家一听“和平”,立马脑补成“纯盖房子,休闲养老”,长剑短枪都丢一边,城邦是咱的温馨小窝。
也有人嘀咕,纪元系列嘛,不点点兵打打匪,感觉人生缺了点甜头。
说老实话,纪元玩家群体跨度还挺大。
有的喜欢一砖一瓦慢慢堆,有的就喜欢掐指算利润,追求产业线无敌人设,还有的人啊,打工人憋了一周,就想开局怒薅AI,地图拉满开干一把爽。
这游戏啊,懂得都懂,就是割据争霸和和谐共处的双核引擎,你怎么活、怎么玩,全凭你一双巧手烹饪,总有能让你入味儿的做法。
不过一看预告片,这回是真的“见多识广”那种。
甭管是元老院门口的白石柱子,还是罗马商路尽头的小酒馆,细节拉得满满档。
建筑一溜排,经典老神像、喷泉啥的,肉眼看去一副“文明清单”。
往深里瞧点,一句话——又回到了那个“你一块砖头我一把泥”,堆着堆着就出头的世界。
这其实挺有意思的。
历史上的117年,本是罗马地图拉满红线、地中海都被圈进自家碗里的时候,什么行省、什么热闹,派头还是挺大的。
结果育碧把玩家塞进“总督”的角色,你既得管辖村民柴米油盐的烟火气,数着小钱儿过日子。
又不得不时不时操心上级发来的紧急报告——别忘了,烽火随时可能烧过来,天知道那一刻到底是老朋友来串门,还是想砸你家门口石狮子的强盗。
结合历代纪元惯常套路,这一点就挺带劲。
你既可以一心为了“罗马和平”充当好好先生,搞经济、刷产业、修路出政绩,两耳不闻窗外事。
但,想当年屋大维那会儿,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。
也许一个小动作就能挑起风波。
说到底,这买卖和现实一样——你想永远和睦相处,常有例外。
有趣的是,纪元系列过往常挂在嘴边的“贸易”、“外交”,这次被预告片单独放大,甚至有一股拉客做生意的自信张扬劲。
一个地方没点商路,简直混不下去。
玩家们在屏幕前上演的,或许就是一场古罗马风的“卷王争霸”——谁是最大行省霸主?
你要勤快,邻居靠得住,抱团取暖大家旺,你要作妖,结果分分钟打得哭爹喊娘。
但话说回来,“合作还是斗争”,这难道不是社畜日常吗?
办公室上两杯咖啡,看谁先提离职报告,职场竞技场的影子,原来公元117年就有了。
说白了,玩这游戏,还真有那么点人生味儿。
看似在罗马上空遛弯,其实是忙着经营自家小天地。
房子盖得高不高不重要,年年岁岁“吃喝不愁”才是硬道理。
打下行省,可能一夜成名;稳扎稳打,也是一种生存智慧。
买这游戏,是不是赚了,鬼知道。
玩家往往不缺槽点,键盘侠云评论:“不就是皮换三国吗?”
还有吐槽价格的:“五百多,带我回罗马啊,顺带讲解点拉丁文呗。”
但有一说一,认真玩游戏的人,最后看的还是“这盘菜合不合口”。
数据显示,系列全球销量过千万,《纪元1800》当年也爆过一把,这等市场认可以及情怀积累,也让育碧敢在定价上有点“自信心爆棚”。
你要说贵不贵,还得看内容“硬核”与否。
装饰包、船只皮肤这些周边,爱美的玩家会为之买单,不差那俩钱。
但决定是否值回票价,还是玩法深度。
对“盖房”玩家来说,只要有新菜端上桌、内容丰富,再来点难度曲线,体验层层递进的快感,这游戏撑得起那张价格表。
对“社交老油条”来说,能不能和小伙伴组团互坑、规划出自己那块鸡犬升天的田地,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精髓。
当然了,每到发售前后,必定一波评测席卷B站、知乎、小红书,各路大神测评长文早就安排妥当,犀利吐槽+精分分析让你买不买一时全靠“嘴巴武功”。
但,普通人哪有那么理性?
提前预购为啥?难道不是赌个情怀,买个“罗马梦”?
至于联动育碧商城、Epic、Steam三大平台,谁也挡不住“薅羊毛”的劲头。
账号登录、Ubisoft Connect客户端,这些流程上小门槛,也许对新手来说有点挑人。
但看了这么多年游戏发布会,口说游戏生态“全平台战略”听多了,似乎也见怪不怪。
有细致玩家一查,还得计算最低可用折扣、平台特典赠品、金版贝利平均值,薅羊毛也是个技术活。
回望整个“纪元”系的进化轨迹,从开荒造村、工业跨界,到罗马城邦的一砖一瓦,再到如今的信息化管理,感觉这游戏本身也是一段“文明史”。
推陈出新,玩家跟着乐此不疲。
有人盯着历史屁股后面喊“考古学家上线”,有人就抱着薅一套传家宝的心理,想“浪漫建城”。
但归根结底,是玩家乐于被卷进这种虚拟的剧场,各显身手,创造些许不一样的回忆。
说个老实话,目前离发售日还有大半年,先别把希望值拉到天上。
游戏届的“鸽子炖汤”不是稀罕事,预告能看出端倪,但真“真香”还是“真翻车”,总得等手上把玩一把再说。
等着首测体验、社区口碑、DLC落地,这才是正儿八经的“罗马和平”验收考题。
真到了11月14号,看育碧能不能在卷价格的同时,卷出体验,届时再见分晓。
你怎么看,育碧的这波罗马题材,能卷出新花样吗?
有没有值不值票价的预期,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呗!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